讓失智症家庭恢復笑容,讓失智症家屬得以喘息

    依據內政部截至99年2月統計資料,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近33萬人,若以臺灣失智症協會(2004年)針對65歲以上老人其失智症盛行率概算約5%,北市失智症患者應超過1萬6,000人。再就社會局資料顯示,至99年2月底,臺北市65歲以上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有4737人,中山區371人,顯示大多數失智症患者隱藏於社區中,其家屬或誤以為是正常老化或因名譽諱忌等原因不願公開,因此,失智症的預防保健與高危險群的健康促進是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重要工作之ㄧ。

    早年失智症診療較不被社會熟悉,截至目前為止亦無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完全治癒,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在生活上會造成家屬之困擾,摸索走來艱辛又無助,長期下來主要照顧者更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支持性照護活動,讓失智老人可得到最溫暖的照護,更希望失智症家屬不要忘記笑容,願藉著經驗分享傳播給深陷痛苦的失智症家屬。


    75歲的徐太太是一位失智症重度患者,她原為美術老師,13年前歷經親人過世引發憂鬱,性情改變,開始容易忘東忘西、最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她的照護者徐先生從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護士關懷訪視與相關衛教手冊中得知,原來現在衛生單位就失智長者照護有一系列的策略,使家屬感到有所期盼,也願意分享照護經驗;呼應健康服務中心所辦理的失智照護活動,甚至於社區中推廣笑功,期望人人都能一笑解憂愁再笑治百病。

    多年來徐先生尋求中西醫併治外,以愛心耐心陪伴照護,用熟悉的音樂輔療,以輕柔的言語讚美,每天定時外出散步,近更自拍DVD讓懷舊的照片與樂曲企圖讓徐太太留住笑容,現在的徐家已少了憂傷多了笑聲。

    近年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積極從事社區篩檢、關懷訪視、衛教宣導與資源轉介,在失智症的照護上不遺餘力。如辦理活動,透過多元的肢體律動、感官刺激課程與團體關懷互動,激發長者重拾信心得到愉悅,減緩失智症病情發展。又如邀請心理諮商師教導家屬紓壓解憂與尋求資源之方法,另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家庭照顧者培訓與家屬支持團體,提供長者臨托服務,讓家屬專心學習照護知能,相互支持與交流經驗,減輕家屬身心負荷,得以喘息紓壓。

    親愛的失智症的家屬們!「您有多久不曾開懷大笑?」看到曾經親密的家人漸漸變得陌生,那煎熬又漫長的照護歷程,那心力交瘁與徬徨無助,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看得到,也願一路相隨關懷與照護。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zshc.taipei.gov.tw/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h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